玖景文旅
策劃-設(shè)計-建造-運營
用文化創(chuàng)意點亮文商旅
咨詢電話:15070893349
吉安市吉安縣圳頭古村原來叫圳溪村,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。古村依山傍溪,
東有稻田2000多畝,南接廬陵大道,西與吉安縣武裝部毗鄰,北連二七路。
圳頭歷史文化名村前有筆架山,后有五馬回槽,上有海螺石壁,下有金鉤銀鉤,
左有金盆銀盆,右有泉塘活水,東有金腰玉帶,西有雙龍戲珠;
村中七星伴月,紫金街經(jīng)商貿(mào),寶壁塘藏寶地,烏紗帽出七只,
十八只存金渦,二水推車堯中坐,村頭龍眼雙井,村尾下巷清泉,
是人類繁衍生息的風(fēng)水寶地。正因為有這天然景致,圳頭村才會迅速繁衍成吉安縣第一大無雜姓村莊。
圳頭村原有劉、鄒、楊、曾、蕭等五姓居住,明洪武年間,其他姓氏相繼遷出,僅剩劉姓居住。
南宋寶祐乙卯年(1275),湖北荊州江陵縣黃潭里,劉徵鄉(xiāng)舉吉州通判(正六品),定居南城益彰灘,
為廬陵劉氏一世祖。明正統(tǒng)年間,漢高祖第72世孫廬陵第七世祖劉友信徙圳溪而居,改名為圳頭村。
歷史文化名村明代建筑36棟,清朝建筑100多棟,其中 26棟贛中建筑風(fēng)格的水磨磚民居,龍
脊骨圍著的村西有五角形民居2棟,圓角形民居1棟。保存
的紅米石石雕有200多幅,木雕3000多幅,泥塑造型100多副。
其中,村內(nèi)古祠堂多,明清年間的古祠有32棟半(其中的“超然樓”算半棟),
現(xiàn)存19棟,均保存完好,所有祠堂均具贛中“天井式祠堂”特色。古村內(nèi)古廟多。
興祚靈王(大福主廟)、前殿福主廟、后殿福主廟等為庇佑村民的精神寄托之所。
古村的古井多,有:靴井、左龍眼井、右龍眼井、土井、楊家井、下巷井、店背井,
其中的靴井賦有神奇的傳說。古塔三座,惜字亭三座,
見證了歷史文化名村歷史的悠久和崇尚文化之風(fēng)。
村內(nèi)500多條鵝卵石巷道縱橫交錯,均呈喇叭形,成為圳頭歷史文化名村民居的又一大建筑特色。
歷史文化名村人才輩出。有進(jìn)士11名、中憲大夫和朝議大夫5人(正四品),
奉政大夫和奉直大夫21名(五品),六品、七品官員41名,
浩授、恩賜、例授、例贈等九品以上官員401人。
村內(nèi)的傳統(tǒng)民俗活動很多。元宵燈會是圳頭歷史文化名村的一項大型傳統(tǒng)民俗活動。
劉氏后裔為緬懷先祖劉邦“斬蛇起義亡秦滅楚”,一統(tǒng)天下的豐功偉績,
融拜神、祭祖、舞龍等民俗活動于一體,全村5000多人參加,
舞動4條巨龍游村狂歡,規(guī)模宏大,具有的鮮明地方特色。2012年6月,
吉安縣圳頭元宵龍燈被入選第三批省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。
傳承500多年的中秋節(jié)燒瓦塔,又是一個另具傳統(tǒng)特色的民俗活動。
每年八月十五夜,在全套的鑼鼓聲中,先在劉氏宗祠五倫堂點燃香燭爆仗祭祀祖先,
繼而小孩子們唱著“化稈歌”到各家各戶去“化稈”(討要稻草),
將村中多處的瓦塔燒得通紅,澆以白酒,烈焰騰空,借以禳災(zāi)驅(qū)邪,永保平安。
(文章來源:江西地寶網(wǎng)、方志江西)
15070893349